浅谈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劳动体验-辅导员论坛

2019年01月12日 12:54  

孟辉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150025

摘要:在新时期,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符合高校的基本教育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影响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仍然受到质疑。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劳动经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科目

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高校劳动经验的必要性

1)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

传统知识观关注知识的传播。教师系统地分析教材,在教学指导书的指导下传授知识,确保一门课教学中知识的丰富性。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确保知识的准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容量存储和网络技术共享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提取所需的基本知识。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从“知识就是力量”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转化。教学从知识转向个性化理解和优化组合,以知识为导向。知识的实际应用以知识为导向的准确性和体系,人才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高校培养目标要求

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学院和大学在课程中安排了许多实用课程和技能课程,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仍然不能满足市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在课堂上,学生的理论知识仍然有很多学习时间。技能学习仍然依赖于模仿,学生仍然无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致。大学生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安排。

二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劳动经验的有效策略

1)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课程的实施密切相关,确保实施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是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理念是高校影视文化传播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科学管理的概念需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注重教学等复杂活动的特点,注重教学的个性化特征。新时期的教育管理理念不仅关注课堂管理,还注重实践课程;它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培养,而且注重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传统的教育管理不足以关注教育工作的有序发展。有必要提高教育工作的灵活性和人性化。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设计,合理选择课程类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高校影视文化交流课程中,有与社会实践相关的课程,包括学生的实际操作,实习生和实习。这些课程的监督和实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基础,现代教育管理应更加注重这些课程的实施,并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2)为校外实践提供多样化的机会,提高实践的针对性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丰富的实践机会。大多数学院和大学在大三期间安排重大实习。有些学校采用安排方法。有些学校采用校园招聘的方式来迎接学生。实习需要。然而,在实践中,许多电影和电视文化传播学生的实习尚未实施。许多学生只到该单位盖章并制作假实习证书。这要求学校不仅要提供实际机会,还要注意对学生实践的监督,安排实习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到实习单位进行监督,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同时,与雇主合作,为雇主提供公益培训机会,并邀请雇主人员到学校接受培训,增加两者之间的互助。此外,有必要及时向雇主传达学生的实习需求,并与雇主讨论具体的实习细节,包括学生在实习期间提供多长时间或多少次实际机会以确保学生实习的有效性。

3)充分发挥学校协会的作用,组织多元化的校园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积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方面需要保证学生的校外实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期间也需要校园实践活动的支持。大学生有自主权。在校园活动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权,发挥学校协会的作用,引导学生组织各种特殊活动。学校社区每周末组织一些活动,包括讲座,辩论等,以促进理论知识,并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参与一些企业组织的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您应该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学校资源来联系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独立参与,并监督学生的活动,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课程的改革,还需要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它还增加了学生的实用性,确保学生积极开展实践课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影视文化传播教学中,教师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促进课堂改革和实施;为校外实践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增加实践的针对性;发挥学校协会的作用,组织多样化的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校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及劳动体验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03):94-97.
  [2]樊保臣.高校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劳动体验对策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111-113.

上一条:从综合实践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全方位核心素养 下一条: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实践方法

关闭